一、學院簡介
華東交通大學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簡稱“信工學院”)由原信息工程學院(2002年成立)和原軟件學院(2002年成立)于2024年6月合并成立,是江西省信息學科門類設置最完整、電子信息大類和計算機大類專業開設最齊全的學院。學院擁有江西省內本科院校首個“人工智能學院”、“ICT現代產業學院”(首批省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和“虛擬現實產業學院”,構建了“一體四院”運行模式,獲批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
學院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工程)系、電子與通信工程系、軟件工程系、物聯網工程(網絡工程)系、人工智能與VR系、計算機基礎教學部、院實驗中心。目前在校生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460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500余人。
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171人,專任教師122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5人,近1/3專任教師具有海外留學和工作經歷;先后獲各類國家級省級人才稱號和榮譽30余人次,其中包括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雙千計劃”科技創新高端人才、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贛鄱俊才支持計劃-高校領軍人才、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省急需緊缺海外人才、省青年科學家(井岡之星)培養計劃、鐵道部優秀教師、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等;獲批省委組織部頒發的省級人才工作示范點。
學科建設:學院擁有“電子信息”專業學位博士點(江西省唯一)、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軟件工程),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計算機技術、通信工程、軟件工程),1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交通智能科學與工程);同時學院還具備“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的招生及培養資格。“信息與通信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輪和第五輪全國學科評估中進入C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上榜最新“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有力支撐了“計算機科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標志著我校在該學科領域邁入國際高水平行列,成為繼工程學、材料科學學科之后我校第三個入選ESI全球前1%的學科。
專業建設:學院擁有7個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其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軟件工程)、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專業3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軟件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個(通信工程)、江西省第二輪專業綜合評價中獲評“5星專業”2個(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和“4星專業”2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江西省“十四五”高校優勢專業和江西省特色專業各1個(均為通信工程),1個專業入選中外高水平大學學生交流計劃項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近五年來先后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門,省級一流課程20余門;出版教材30余部,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獲省級優秀教材獎1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0余項,國家級、省級教學賽獎項8項;獲省級以上教學改革、規劃項目70余項。
條件平臺:學院先后獲批江西省“先進網絡計算”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射頻通信與傳感器網絡”重點實驗室等5個省部級平臺及重點實驗室、1個工信部產教融合基地、1個省級拔尖人才培養基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優勢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
科學研究:學院先后榮獲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技進步獎、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獎、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省社科成果優秀獎等省部級科研獎勵20余項(均排名第一);專任教師共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2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重大計劃培育項目和面上項目等。近五年來,在CCFA類期刊會議和IEEE匯刊等領域發表高水平論文6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數百項;與百度、中興、華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江西省投資集團、江鈴股份、科大訊飛、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武漢電氣化局等行業和地方單位開展了多項科研合作。
人才培養:學院注重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近年來,先后有多個班級獲得全國優秀班集體和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榮譽稱號,學院團委榮獲全國鐵路五四紅旗團委,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連續多年獲評全省優秀服務隊。學院堅持以生為本,不斷深化校企聯合培養和創新創業等工作,先后與華為、大唐、中興、中國鐵路南昌局等多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創新實踐基地”被評為“中國大學生iCAN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80余項,學生科創競賽獲省級以上榮譽1300余項,連續5年獲“三大賽”國獎等重要獎項。學院依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大數據等優勢專業,與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英國斯旺西大學等多所國(境)外知名高校開展深度合作,開展“2+2”學分互認聯合培養項目,推進國際化進程。學院近三年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位居全校前列,培養了以帶母上學的“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歐陽自立、奮勇救人的“江西好人”何江濤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學子。
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始終秉持“黨建領院,專業立院,人才強院,學科興院,強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理念”的理念,堅持“紅芯閃閃”黨建品牌為引領,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構建“大交通”為核心的立體學科群為目標,聚焦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物聯網、信息安全、智能信息處理等重要領域,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強化產學研用結合,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的高地。
誠邀海內外各類優秀人才加盟我院,共襄發展盛舉,共創美好未來!
二、招聘需求
(一)人才類別
1.頂尖人才?
在基礎前沿研究、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高水平原創性研究成果或突破性進展,具有廣泛的國際學術影響力,如兩院院士、發達國家院士、國際重要學術獎項獲得者等海內外頂尖學者。
2.領軍人才?
具有很強學術組織力及領導力,在學術前沿領域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標志性成果,能夠帶領本學科趕超或引領國際先進水平。
3.青年領軍人才?
在學術前沿領域取得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有發展成為國家級領軍人才的潛力,能夠協助本學科趕超或保持國際先進水平。
4.學科方向帶頭人?
具有較強團隊組織力,在本學科領域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重要代表性成果;在高水平大學、研究機構擔任副教授及以上或相當職務的專家學者。
5.優秀青年學者?
在本學科前沿領域已有一定的學術積累,學術思想活躍,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較大的發展潛力,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6.優秀博士?
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契合我校學科專業建設需求,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具有博士后工作經歷者,年齡可放寬至38周歲)。我校重點建設學科、教研崗位緊缺博士,可適當放寬。
7.全職博士后?
研究領域與流動站(工作站)的研究方向一致或相近,年齡不超過35周歲,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
(二)專業需求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
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
軟件工程(0835)
智能科學與技術(1405)
電子科學與技術(0809)
控制科學與工程(0811)
網絡空間安全(0839)
*電子信息(0854)
生物醫學工程(0831)
測繪科學與技術(0816)
(三)招聘人數
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2025年招聘人才總數合計12人。
三、薪酬待遇
(一)學校政策
學校政策明細表(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二)省市人才政策
符合條件者還可享受江西省及南昌市人才政策。
江西省政策
①獲批為引培生的人才,每人可獲12萬元專項獎勵補助;可申報省級“引培生科研項目”,經評審入選可獲10萬元項目資助。
②全職進站的博士后一次性給予日常經費資助每人20萬元。出站首次與江西企(事)業單位簽訂3年及以上勞動聘用合同的,給予每人15萬元資助。
詳見江西省博士后九條:
https://www.jiangxi.gov.cn/art/2023/9/20/art_5115_4602826.html
③符合條件者可享受江西省人才支持政策。推薦申報“贛鄱英才計劃”“贛鄱俊才支持計劃”等人才項目,入選后可享受相應的科研經費資助和生活補貼。
南昌市政策
對首次來昌繳納社保的全日制博士給予每人生活補貼10萬元。
四、應聘方式
應聘者請將簡歷及重要科研成果匯總為PDF文檔(或壓縮成一個文件包),發送至xgxy@ecjtu.edu.cn郵箱;同時發送至華東交通大學人事處的招聘郵箱:rscecjtu@126.com,文檔命名為:姓名+學科專業+應聘XXX學院XXX崗位+博士后招聘網。
(一)應聘須提供的材料:
1.簡歷(含應聘者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科研成果及研究方向、各類獎勵或榮譽等);
2.資質材料PDF掃描件(身份證或護照、學歷學位證書、職業資格證書,技能認證證書,外語水平證書,各類獎勵或榮譽證書等。海歸博士應額外提供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等材料);
3.業績材料(近5年主要成果)。
(二)具體聯系方式:
聯系人:李老師
聯系電話:0791-87046245、1508382193(微信同號)
Email:xgxy@ecjtu.edu.cn;
通訊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雙港東大街808號華東交通大學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
郵編:330013
五、應聘工作程序
1.學院通知符合條件者來校面試,并對應聘人員的教學能力、專業素質等進行綜合考評,考評通過后報人事處審核、學校審定,擇優聘用。
2.擬聘用人員在校醫院進行體檢,體檢標準參照《江西省教師資格申請人員體檢辦法(修訂)》(贛教規字[2021]3號)執行。
3.思想政治、師德師風考察貫穿面試、錄用全過程,學院及相關職能部門按照學校文件,對擬聘用人員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情況進行考察。
4.擬聘用人員按有關政策辦理聘用手續,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與學校的津貼福利待遇。
掃碼關注
01學校人事處人才動態
02江西省、南昌市人才政策
03聘用人員入職須知
二維碼(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請關注博士后招聘網微信公眾號(ID:boshihoujob)
原文出處:
http://xgxy.ecjtu.edu.cn/info/1013/84897.htm
請您在郵件申請時在標題注明信息來自:博士后招聘網-boshihoujob.com,電話咨詢時說明從博士后招聘網(www.boshihoujob.com)看到的博士后招聘信息。